分类
古籍 玄隐遗密

玄隐遗密~化要精微一~化要一

原文及注音:

翻译:

大化(化生万物)就如同天体,周而复始循环不息,而“一”是天地万物的根本。“大化”之要旨就是“无”,它是“有”的始与终。

“精”(精微之物)小到几乎接近“無”,“精”聚集成为“有”(有形之物)。“变”(改变)的出现源于“化”(衍化),就像腐烂的出现源于清粥受到“無”(无形之物)的污染。

想要推究到极点,不能仅通过天体运转的现象来寻求,仅仅了解周而复始、循环不息是远远不够的。“無”并非空无一物,“有”也不是其中不存在精微之物。

所以看而不能见为“无”,“无”:表示物之微且小。“無”(无形之物)的来源无法得知,它的问题是,会被其污染而腐烂;这不是“無”(空无一物)的问题,而是其中不可见的虫破坏所引起的。它(虫)有问题耶,无法隔离致使它(虫)的蔓延。盐味需要一定时间才能散开,是因为有空气让其附着才能扩散。

所以说“无”,精微且包含的数目众多,并不是仅仅是单个而已。就像被捕获的动物未看见网,“无”也不能被观察到,所以可称“无”为“一”。

“一”者,是众多“無”所形成的空旷、开阔,也是众多“化”(衍化)的聚集。“無”(空无一物)被它污染,“有”(有形之物)被它衍化。“有”被它召唤,“無”被它运用。

“无”,精微而深远、宽广而空阔,万物盛衰、消长的预兆,是“有”的父母。

玄深而悠远,像水一样流转不息。无处不在而毫无阻碍,周而复始生生不息,这是“质”发挥的作用。

存在于众多的“有”(有形之扬)之中,一旦使用则会折损自身;在合适之时进行祸害,逐渐损伤他物的机能,这就是“虫”的能力。

人们都知道,“有”为“阴”,“無”为“阳”。不知道“无”是如何的,这必定也是这样的。

“無”,它的本质为“阴”,“阴”的这个就是“精”。“无”,它的衍化为“阳”,“阳”的这个称为“微”。神奇的“无”和“有”,玄奥而难以捉摸,激发天地万物的繁荣茂盛,这是其核心要领。

“无”,是“谷”,是视而不见器形,不存在间隔、边缘的空间。所以处在其中那些被称为“無”的存在,“阴”的本质处于上,“阳”的衍化居于下;因此,“阴”使上面产生变化而发挥作用,“阳”附着在下而渐趋于兴起。

所以大便过稀且频繁,就有可能发生疾病,容易失去水份,就有可能出现水肿。出现腹泻,就有可能患上痢疾,内火过旺,就有可能会发烧。这是疾病典型症状的演化过程,发生疾病有时症状会隐而不现,但应验后往往源于其自身原因。

围绕着“無”(疾病无症状时),可以最大程度体会其精微玄奥。所以并非没有症状就不存在疾病,也不是出现症状就一定患病。围绕“常”(疾病出现症状),还没有治疗之前病人就已有所损伤。没有沉着、冷静的状态,尚未治疗就已经混乱了。要是处理不当的话,如病情与预先诊断不同的话,就会让我毫无办法,疾病的侵蚀也只能让我把它当作不存在。

所以“一”(“道生一”之“一”)不是“一”(数字之“一”),是“有”和“無”的共同点。“动”(动势)不是“动”(运动),是“气”和“势”的完备。“分”(解体)不是“分”(区别),是星球毁损解体而陨落。接照预定安排而未能按时完成,接照预定目标而末有成效;这不是未按时的问题,是因为其发展程度未能足够。也不是没有成效的问题,是因为“势”尚未形成。

“名”,是病情要点的记录。“象”,是显现的症状。对此进行归纳、划分类别,同时分析诊断、施行治疗。到了治疗阶段就算是完成整个过程,完成后就可得知治疗是㕻有效。有效的话,说明诊断和治疗与病情相符,无效的话,说明诊断和治疗不符合病情。

所以说“治”(诊验),能起到观察辨别的作用;“针”(诊断),能起到分析诊断的作用;“案”(治疗方案),具有疏导、调理的治疗方法;“养”(调养),是静心聚神的途径。诊治方法及其变化、衍生是有迹可寻的,不要认为它没有根据。就像天地万物各有其存在的必要,诊治的方法也不能包含过分的、不必要的做法。

只要安排治疗过程不存在异常情况,按照但不作为强制规范,一般先治疗身体而后调理心神。

所以采用绘与画,伏羲以此作为开端;从前,伏羲的出现被称为文明纪元的开始。天地之始,浮现出了光明、称为日与月,日、月如同阴、阳,互为交替。

“有”(天地万物),五色斑斓,多姿多彩。“明”(认识本质),是由表及里的认知过程。“俗”(流行习俗),是一种蔓延、传播。“名”(物之称谓),是物之显现的描述。“象”,是有形实体的显现。

刻画线条所成的标记称为“文”,“無”的标记称为“爻”,物之形体可以依赖它的“图”,对物之形象的领悟称为“字”。

“文”有它的起源,“字”有它的标志、特点。所以“文”的源头是认知,“字”的开始是意向。

“文”与“字”,它源于日常实用所需,是治理的工具。使用者以“字”进行记载,可以凭借它发挥各种作用。

出现巫者,传达了“天”之言,“有”(天地之万物)都是“天”所养育的。

天下之人显现的话,有农民,有牧民,有修理农具的人,总之,都是土地上的常态。

所以不同症状使用同样的药物,而治疗效果趋于一致。比如说,“荝”用于“滞”症的病人,就很合适;“荝”用于“寒”症的病人,能起到补养的效果;“荝”用于“淫”症的病人,能有克虫的作用。“荝”用于“风”症的病人,也能有很好的作用。

比如说桂也味辛,药性大热,它的转化具有宣散的特性;它的枝条也有散的特性,它重剂量有利尿作用。一种药物,用处并非单一,主要用其“气”与“味”;量少用其“气”,量多用其“味”。量少色泽清亮,清淡而主上,量多则颜色深浊,深浊而主下。

杀死活物容易引发哀怜之心,所以杀活物入药这种情况,在用药时需要慎之又慎。

解读:

大的循环/衍化就像一个圆,周而复始。合而为一的时候,天地也就停止了。过于巨大的所在等同于无,是存在的始终。
精极为微小,等同于无,积累多了,就成为有的存在。改变开始于循环/衍化,食物放在那里,自己就会出现腐烂。
当我们想要深入了解的时候,不仅要追求循环/衍化,也需要补其不足。无并不代表没有东西,大的存在也不代表没有精微之物。
所以说看不见的东西,就被人当做没有,实际上是所见之物太微小了。因为无,即便有也被人当做没有,这是件不好的事情,因为当东西被污染了就会变质,并不是因为一无所有所以发生这样的事,而是因为有小虫子(细菌)导致的这些。这多糟糕呀。因为没法隔离(小虫子)所以发生这种事,即便有盐可以制止,也需要时间才能起作用,因为有空气让它附着(存疑)。
所以无这个事情,既精细,有数量众多,不是只有一个而已,因为看不见所以称为无,所以也叫做一(万物之始)。
一,是众多的无组成的,是逐渐衍化而来,无感染它,有衍化它,用有来称呼它,无利用它(衍化)。
无,是非常精深、广阔的,万物兴衰、消长,是“有”的开始源头。
这世间之物,冥冥渺渺,川流不息,出入无间、循环衍化,是“质”在发挥作用。
“质”存在各种“有”中,一旦用起来就会折损自身的“质”,随着时间拉长而产生的害处,会侵蚀物体本身的寿命,这就是小虫子的能力。
人都知道,有就是“阴”,无就是“阳”,即便人们不知道无是什么,事实也是如此。
“无”它的“质”是阴,阴其实就是精细物质,无经过衍化,可以变成阳,阳就是微。有和无多么玄妙呀,激发了万物的繁荣,这就是有和无的发展规律。
无是从谷物中来的,没有承载之物,也没有间隙,所以称之为无。先有阴的“质”,然后才有阳的衍化,所以阴因为先变化而产生作用,阳因为居于下而兴起。
所以事物过量就会产生害处,过少就会产生臃肿。腹泻就会拉肚子,体内上火就会发烧,这是很平常的衍化。谋害是因为恩情,离开源自于亲近。
无的衍化,实在是很玄妙,所以不是看不见而叫做无,也不是看见就一直有,按照常规的衍化,还没有“有”的时候,做的事情会损害它,无是很平静的,不要故意去把它弄浑浊,否则他会反过来让你没有生路,吞噬你让你消亡。
所以一也不一定会产生,有和无可能会是一样的,变化也不一定变化,气和势会成。分开也不一定分开,星星也会陨落到地面来。按计划行事不一定完成目标,按计划行事不一定成功,不是没有完成目标,是因为这个度还没有达到,也不是不成功,是因为这个好的形势还没有形成。
名,是事物的记录,象,是事物的征兆,
(未完待续)

说明:图片原文引用三申道長 公众号:北京白云观中医诊所,本篇翻译为微博作者“委羽居_七钱 ”的翻译,如有异议,可以评论留言,解读为本人粗略解读,仅做交流用。